课程展示 |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遴选(二十五)
课程名称:寄生虫病诊防治
开课学校:南方医科大学
课程形式:面授课程
授课对象学位层次:博士、硕士
课程负责人:彭鸿娟 教授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论(2学时)
第二章 医学原虫病(8学时)
1. 原虫病概论
2. 阿米巴痢疾
3. 阴道毛滴虫病
4. 贾第虫病
5. 疟疾
6. 利什曼病
7. 弓形虫病
第三章 医学吸虫病(6学时)
1. 吸虫病概论
2. 华枝睾吸虫病
3. 姜片虫病
4. 肺吸虫病
5. 血吸虫病
第四章 绦虫病(6学时)
1. 绦虫病概论
2. 猪带绦虫病与囊尾蚴病
3. 牛带绦虫病
4. 微小膜壳绦虫病
5. 包虫病
6. 曼氏迭宫绦虫病与曼氏裂头蚴病
第五章 线虫病(8学时)
1. 线虫病概论
2. 钩虫病
3. 蛔虫病
4. 蛲虫病
5. 鞭虫病
6. 旋毛虫病
7. 丝虫病
第六章 医学节肢动物(6学时)
一、昆虫纲(4学时)
1. 重要蚊种与危害
2. 重要白蛉种类与危害
3. 常见蝇种类与危害
4. 常见蚤种与危害(潜蚤病)
5. 虱种类与危害
二、蛛形纲(2学时)
1. 蜱致疾病
2. 螨致疾病
第七章 《寄生虫病诊防治》实验(14学时)
“理论+实验”翻转课堂一 线虫病(2学时)
附:病例讨论案例
“理论+实验”翻转课堂二 绦虫病(2学时)
附:病例讨论案例
“理论+实验”翻转课堂三 吸虫病(肝吸虫病与肺吸虫病)(2学时)
附:病例讨论案例
“理论+实验”翻转课堂四 溶组织内阿米巴病、蓝氏贾第鞭毛虫病(4学时)
附:病例讨论案例
“理论+实验”翻转课堂五 节肢动物总论,蚊、蝇、蜱、螨(4学时)
附:病例讨论案例
教学目标
《寄生虫病诊防治》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基础与桥梁课程,以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寄生虫病例导入教学,从寄生虫形态、生活史、致病性、诊断技术、流行规率与防治原则等6个知识模块来整体研究寄生虫病,并探讨寄生虫病的研究前沿和临床诊治的最新进展。
本课程坚持以立德树人、培养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根本任务,在“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不断创新”的理念指引下,以培养学生寄生虫学基础知识及“寄生虫病诊防治”的临床技能、疾病控制和科研探索能力为根本目标。
专业知识目标:掌握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等部分中各种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过程、致病机制、诊断方法、流行防治等基本知识;掌握寄生虫病诊断的实验操作技术、临床治疗方法、疾病控制方法。
专业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寄生虫病诊断、预防、治疗的能力,以及进行寄生虫病诊防治科研前沿探索的能力,为后续专业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综合素质目标:具有爱党爱国、服务社会、创新务实、无私奉献、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教学设计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改革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体系的建设和教学设计,实施“虚实混合、学用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全面提升学生寄生虫病诊防治的能力与综合素质。
1. 以优质课程一流团队为平台,突出高起点。本课程《寄生虫病诊防治》设立于2012年,为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研究生专业课程,已获评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2018),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改进,力求创新。本教学团队是广东省教学团队、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和广东省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目前在岗教师10人,教授7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初级实验师各1人;有广东省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主持人各1人;有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南方医科大学优秀教师5人,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名师2人,本科教学优秀教师2人。
2. 以学生发展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主体性。本课程紧紧围绕学生发展这个核心,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包括线上与线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对学生的“寄生虫病诊防治”能力进行系统培训。通过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线上与线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3. 以教学产出学科发展为导向,突出新成果。包括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资源创新,通过教学改革进行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和评价方法的创新,及时凝炼教学成果、不断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
4. 以综合改革全面创新为牵引,突出硬实效。本课程54学时包括理论38学时(案例教学)、实验14学时(案例解析式“理念+实践”一体化翻转课堂)、考试2学时。采用“虚(线上教学与虚拟实验)实(线下)混合、学(理论)用(实践)融合”的混合式教学进行综合改革。
“虚(线上)实(线下)混合、学(理论)用(实践)融合”教学的执行方法
制定混合式教学日历:精讲大课(8学时)、“理论+实验”翻转课程(10学时)、线上学习(10学时)与实验混合式教学(10学时),线下机考2学时,共40学时。
1. 理论混合式教学
(1) 精讲大课(保证教师言传身教等传统教学的优势):开展了“浸没式”双语教学和全英教学、适应于寄生虫病诊防治能力培养的PBL,CBL教学;同时应用慕课堂混合式教学软件进行随堂测验、讨论、形成性评价。
(2) 线上学习(保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为学生减负):学生利用MOOC平台的微课、教材等资源,自主学习知识点、完成课堂讨论、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在讨论区参与学生和老师的交流讨论,课程团队在线答疑,督促学生完成线上学习任务。
(3)“理论+实验”翻转课堂(促进“寄生虫病诊防治”思维训练):将理论知识构建拓展到实践应用训练,开展以训练诊断思维、强化诊断要点为目的“理论+实验”翻转课堂。具体过程如下:课前教师设计病例,准备检查标本、示教标本,设计任务单,“慕课堂”后台备课。课堂活动包括:A.学生在“慕课堂”手机端完成理论测试,教师即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B.学生分组,选择病例并讨论出诊断结果,学生组内分工合作,拍摄镜下及大体的病原学诊断依据(即病原体鉴别特征)上传“慕课堂”讨论区;C.每个学生到各组镜下学习不同病例中的标本,学习各组上传的寄生虫图片,并提出问题,由学生/教师解答;D.各组向全班汇报病例,各学习小组间互评各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在“慕课堂”手机端完成标本测试题,教师课前小结。
2. 实验混合式教学:
应用慕课堂组织教学,上课前测验对理论知识查漏补缺;下课前小测检查学习效果。
课程特色
1.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讨论案例中,润物无声地融入学习过程。
2. 巧用智慧课堂教学软件,组织线上线下学习的课堂。
3. 将理论学习过程延伸到实验教学,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课堂设计融入”寄生虫病诊防治思维”培养。首先进行查漏补缺促进知识内化;再以病例讨论式学习促进学生思考;实验观察中将诊断依据拍摄上传网络平台,实现组内、组间分享,强化知识运用。
4. 采用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评价方法,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文 / 课程申报单位
图 / 秘书处
转载请按照此格式注明来源:医者仁心 教者恒心(微信号:yixuejzw)
特别声明:本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创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往期推荐 ●
最新动态:
喜欢我们就点分享、赞和在看哦